未来五年,我省将投入260亿元打造一个新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0亿斤,达到600亿斤水平。如何增加100亿斤产量将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针对采取怎样的措施如何增加粮食产量问题,我们到吉林农业大学就利用赤眼蜂生物技术防治玉米螟,增加粮食产量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我省的主要粮食品种是玉米,玉米螟是主要害虫,它属于蛀食性害虫,繁殖能力极强,危害极大。从1992年到2001年的10年间,有7年是玉米螟大发之年。2006年螟虫发生面积达2650万亩,玉米减产近一成。几十年来,我省各地尝试了许多方法,只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成本低,效果好,种出的玉米无污染、无公害。从1989年开始,吉林农大累计放蜂1855万亩,最高年份放蜂300万亩,仅是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10。如果全省都放赤眼蜂,吉林省每年就可减少玉米损失10亿公斤。但目前,这种利用生物防止病虫害的技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是政府的资金投入不够,给赤眼蜂的繁育工作带来困难,造成对大田的投放量和投放面积不足,为此,我们建议要加大力度,从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生物防虫技术的推广,保证增产100亿粮食目标的实现。

建议一、生物防虫的产业化是一项保障商品粮高质量、高产量的系统工程,其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特别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才能促进科研、生产的发展,组建专业化生防队伍,形成一个从科研到应用的产业链,真正形成产业龙头繁育、专业化队伍服务的产业化链条。 

建议二、尽早立法保护生防产业健康发展。赤眼蜂及其应用技术作为特殊商品,有其自主的知识产权,但目前国家对其保护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受到影响,研制者和产权单位利益受到了损害,影响了研制者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应仅早立法使赤眼蜂这类生防制品及技术得到有效的保护。 

建议三、出台有利于生防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政策。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这一措施需要规模连片应用,才能取得明显效果。据科研单位调查显示,仅玉米螟虫害一项对玉米造成减产幅度可达10~15%以上,受害地块每公顷减产玉米750~1000Kg,价值500~700元,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将损失降低到5%以下,每公顷可增收200~300元。而投入只有15元,投入产出比为1∶13~20,可见生防技术是目前农业增产增收的最有效技术之一,是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目前的情况看,生产规模和农民防螟意识都影响防治效果。我省目前有四家赤眼蜂繁育企业,投放全部产品只能覆盖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30%左右。在应用层面,种植高附加值玉米的农民防治意识较强,也非常积极主动,但大田玉米因产量高价格低,农民没把这一损失当回事,防治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即使放了蜂,也是敷衍了事。政府需针对这一现象出台有利于这一生防措施应用的保护政策,甚至可以考虑进行公益性投放,实现从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