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青松

吉林省外贸出口行业先后经历了创业、发展、下滑期,2008年奥运会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其进入历史上最困难时期。2012年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最为严重的一年。如何按照十八大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一历史上外贸出口最困难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为实现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良好条件,助力我省外贸出口行业走出经营困境。

建议如下:

(一)抓住机遇,落实政策,转变政府职能

我省要借助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之力,把握金融危机环境下世界贸易格局重整和国内外贸产业布局调整时机,结合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科学底蕴雄厚的特点,科学发展实施“三化三动”变危机为腾飞的契机。政府应更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提供与市场化运作方式相结合的服务,如市场调查、法律、技术与展览服务等。特别要针对2006年后我省民营企业开始超越国企和外企在出口总值中占主要地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落实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创业投资软环境。坚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鼓励企业家以更长远和开阔的眼光,开拓进取,化危为机。

(二)虚拟经济给实体经济让利 国家财政为困难企业减负

现阶段贷款利率和 2011年我国大部分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以银行金融业为主要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利润水平已远高于实体经济。2011年我国盈利最多的中国工商银行,每天的净利润近亿元。而一个国家的发展振兴关键还是要靠实体经济。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实业救国”理念。唯有实体经济发展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才可持续,才有意义。目前,由于经济体制及国情原因,企业税赋一直较高,虽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目前需还利于民,从而实现真正富国。我省是一个实体经济和外贸出口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更应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精神,尤其针对加快出口退税和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的工作力度,如在国家退税外增加本省额外补贴等。为企业摆脱成本上升的硬性约束,扭转利润率连续下滑提供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

(三)发掘自身潜力,学习先进经验,推进结构调整

在外需萎缩的严峻形势下,金融危机国内重灾区广东的很多企业知难而进,调整结构,在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上增加投入,努力使产品更加适应不同市场需要,建立不同营销策略,深度开发多元市场。作为外贸行业主角的出口企业应从自身内功抓起,加强管理,开源节流,要敢为人先、抓住机遇、引领潮流甚至创造潮流。现代之中国,当今之世界,唯有靠人才和知识才能屹立于世界贸易的舞台。

(四)促成开发朝鲜罗先口岸成为我省出海口岸

鉴于我省地理位置和省内大部分市县与朝鲜优良不冻港罗先港的距离相对教近的实际,无论从停泊吨位还是年吞吐量都是目前我省“借港出海”和“借港出口”的最佳选择。且我国已于2010年开始利用此港进行内货外运。建议省委、省政府能够抓住机遇,努力会同国务院与朝鲜政府尽快促成将罗先港作为我省的出海口岸,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切实为省内外贸出口行业减负助力。

(五)发展吉林优势产业、改变发展观念,实现吉林外贸出口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第一,目前,我省传统优势出口产业汽车、石化和农产品都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要从容应对,依托科技优势千方百计继续发展壮大原有优势产业群,促进产业优势尽快转变为出口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吉林外贸出口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第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继续扩大东北亚博览会的影响,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新兴市场参展办展。向世界宣传吉林,让世界了解吉林,走进吉林从而发展吉林。

第三,努力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培育新兴绿色产业

改变以往只重数量和规模而忽视发展质量的观念。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提升品牌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省会长春高校众多、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向北京、伦敦等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学习,争取打造文化产业创意中心,实现绿色产业。可先重点培养目前有比较优势的动漫产业“走出去”,同时大力发展短板服务贸易,扶持目前已有较好口碑的“吉林大姐”的家政服务品牌走出国门。

第四,扎实推进外贸出口基地建设,向集约化、产业化要效益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相关政策,广泛吸引外资,完善以上优势产业国家级出口基地,继续建设省级出口基地,鼓励市县建立阶梯式出口基地,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国内外、省内外更多企业进入基地发展,形成基地产业集群和出口集群。

第五,努力扩大边境贸易

面向俄罗斯和朝鲜开展投资和贸易,扩大贸易规模和双边文化经贸交流,利用地缘和文化关系扩大出口。

第六,发展壮大外贸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