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现阶段人均年消费牛肉不足10公斤,而发达国家人均多达几十公斤。发展肉牛业,提高草食家畜比重,有利于丰富菜篮子、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牧民养殖增收。可以说,肉牛业是横跨三次产业、最具潜在优势、不与人类争粮的黄金产业,同时,我国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比较优势,出口潜力巨大。

在肉牛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中,母牛养殖是肉牛业发展的基础,能繁母牛存栏数量对育肥牛的市场供应和肉牛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牛肉市场价格波动。2009年我国牛肉最高价格出现在春节前,生鲜牛肉29.2元/公斤;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过后,多数农产品价格回落,牛肉价格却逆势上涨,全国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42.37元/公斤,牛上脑达到53.6元/公斤;2013年春节前后,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全国牛肉价格较2012年同期上涨超过35%。供需不平衡是推高牛肉价格高的重要因素。牛肉市场价格高企是对我国目前因能繁母牛存栏量过低而导致育肥牛源不足的问题非常严重的客观反映。

农村传统养牛主要是役、肉兼用。母牛既可役用,又可繁殖犊牛增值。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役用牛迅速减少,同时由于牛属单胎受孕动物,一胎均为一头。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犊从出生到具备生育能力至少要14~18个月,受孕期还要近10个月,产出的牛犊还要饲养两年才能成长为可以宰杀的育肥牛,加在一起近四年时间。所以饲养母牛周转慢、比较效益差,导致农户养殖母牛积极性下降。通常母牛在肉牛养殖种群中占40%左右才能维持良性发展。但目前全国基础母牛存栏每年的下滑幅度高达15%~20%,不断减少的存栏母牛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摆脱不了育肥待宰的命运。

漫长的养殖周期、居高不下的市场行情和牛源日趋紧张的市场,导致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杀青弑母”现象,使肉牛存栏量急剧萎缩,进入了恶性循环。世界平均水平肉牛屠宰的安全线是25%,即存栏100头牛屠宰25头左右,而我国2010年的屠宰量已经超过40%,这又进一步助推了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的恶化。

«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划分了中原肉牛区、东北肉牛区、西北肉牛区和西南肉牛区四个区域。东北肉牛区发展目标定位为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开拓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秸秆畜牧业,推广舍饲和半舍饲养殖,并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其中吉林省(16个县)在规划中的肉牛产业带上。多年来,吉林省全省牛肉产量占到了全国的2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一半。长春皓月集团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肉牛加工企业、中国最大的冰鲜牛肉供应商,产品出口2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六年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中国“白德尔”(“晧月”阿拉伯文译名)在伊斯兰国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由于牛源不足使这家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母牛养殖周期长、效益低,能繁母牛的数量和品质是制约肉牛业发展的关键,当市场利益分配短期内难以调动母牛饲养者积极性时就需要政府大力引导扶持,以保证肉牛业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对肉牛产业的调控能力,把母牛纳入农产品扶持政策范围。借鉴能繁母猪的补贴政策,出台保护能繁母牛,提高数量和质量的奖励、补贴政策和适度的金融政策,鼓励农户自繁自养或专门从事母牛繁育,大力推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尽快促进能繁母牛群体的恢复性增长。

二、由于牛的生长周期较长,能繁母牛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平衡一旦打破,恢复起来至少要5~6年时间,如果再遇市场波动,这一周期还会更长,所以,对能繁母牛的补贴政策要有可持续性,要视母牛种群恢复情况适当调整,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能繁母牛保险制度,鼓励养殖户参加保险,中央财政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提高养殖户防御风险意识,保障再生产能力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