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天戈

生物质资源是指可再生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等植物及其残体、人畜禽粪便、经过严格分类的生活垃圾、餐橱垃圾及其它有机废弃物。这类资源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周而复始地产生。用就是资源、不用就是垃圾;用就为人类造福、不用就困扰人们的生产、生活。

目前,生物质资源加工转化方式很多,以秸秆为例,如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制油、秸秆制乙醇和秸秆制沼气等,在对上述诸多转化方式的对比中我们认为秸秆的沼气转化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操作最简便、可大面积推广的综合项目。其优势一是沼气转化装置的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管理成本低;二是沼气的主要成份甲烷与天然气相同,沼气经净化、提纯后就能得到优质天然气,而天然气的燃烧生成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是真正的清洁能源;同时转化秸秆的装置也可以转化餐厨垃圾、人畜禽粪便、经过分类的生活垃圾及其它有机物。高纯度天然气既是清洁能源又是极好的化工原料;三是原料丰富。我国每年产生的生物质资源仅秸秆一种就高达8亿吨之多。即使不计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人畜禽粪便,仅秸秆一项转化为沼气再提纯每年就可得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含甲烷95%以上的天然气;四是充足的气源可以改变我国现行的能源结构,尤其是改变广大农村的传统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推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运行成本低于燃油汽车,排放指标远远好于燃油汽车,是目前运行的燃油汽车节能减排的最优选择;五是沼渣、沼液是非常好的有机肥,长期使用有利于改良土壤,脱水的沼渣还可制食用菌菌棒。

生物质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一是目前生物质资源转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和生物质资源浪费;二是生物质资源的沼气转化目前大多是小型户用沼气池,管理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不符合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今后不宜大力推广;三是目前大多数1000立方米以上的厌氧装置基本都没有满负荷运行,原因是产出的气消化不了;四是沼气发电上网举步维艰,气电转化还有一定的能量损失;五是从1959年毛主席提倡“沼气既能点灯做饭又能作肥料,要大力发展”至今,大多数地方沼气既没有走出农村,也没有在农村普及,仍然被当作小能源;六是现行的国家补贴政策重建设、轻管理。只在建设过程中给予补贴,一些地方扶持政策不配套,发展方向不明确,没有形成有效的政策引导作用和规模化生产格局。而生物质资源的沼气转化及提纯在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都能得到国家的相应补贴。德国对达标的沼气装置建设和运行过程都有补贴,一般投资方十年内可收回投资成本;七是全国沼气池发展到4000多万口的今天,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人畜禽粪便的处理、应用仍然是困扰城乡人居环境的重点难题。垃圾围城现象严重,一到庄稼收获季节,各地焚烧秸秆狼烟四起,造成环境污染、推动了雾霾的形成等等,危害无穷。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

一、明确应用方向、确定发展模式。将生物质资源利用方向明确为通过厌氧装置转化成沼气并提纯,以获取优质天然气并压缩成CNG或LNG作为生物质资源转化的终极目标,把生物质资源转化成天然气能源确定为利用生物质资源的发展模式。

二、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财政及税收的政策引导。国家应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引导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的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技术、专业化管理、多元化投资和适度化补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转变沼气是小能源的传统观念,根据生物质资源分布情况,将沼气转化装置建成单体规模适度、区域布局合理;分散运行、集中管理,以将生物质资源吃干榨净获取天然气为目标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站与站之间通过现代化通信手段互通信息、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四、“十二”五期间应选取不同的省份开展试点,“十三”五将生物质资源的沼气转化、提纯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之中,通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政策引导,促进这一有百利而无一害、横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六大产业的清洁能源工程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