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天戈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在国家政策的连续扶持及全体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丰收,但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要想改变这种趋势,必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而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基本是50-60岁的中老年农民。这部分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分布不均,对新生事务及现代农业耕作理念的接受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对市场信息的捕捉并用其指导农业生产及营销理念也对家庭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能够从事劳动的领域将越来越窄。

又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年轻化导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使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建议:

1、强化顶层设计,着眼农业大国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从国家层面实施“农业人才培训工程”。不断为农民创造接受“农民职业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把加强农村“农民职业继续教育”或“现代农业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型农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职业农民的适用模式,使培训工作步入常态化轨道。制定适应农民培训的职业教育大纲,以知识面的扩展、适应市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优化在乡务农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2、鼓励多元化办学模式,由各级教育及农业部门牵头,协调大专院校、龙头企业等,对种植、养殖、加工产业清晰的村镇实行包保,建立长、中、短期班次齐全、种类因地而异的农民夜校、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利用大专院校的资源,把培训重点瞄准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带头人、家庭农场业主、农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当文化程度并立志于农业生产的年轻人群体。

3、因地因业制宜安排培训、时间及内容,实行分类培训。根据农村劳动力年龄、技能、文化程度及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市场营销培训。

4、鼓励年轻一代扎根农村,重视从年轻农民中选配乡镇干部。倡导青年农民自主创业。对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或初中生,要引导他们自主创业,进行创办小微企业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为其量身打造自主创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常态化的留人机制。相关部门要将帮扶、留住农村青年人才工作常态化,制定规划,抓好典型。

5、把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引进智力提高扶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