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5 17:44:44
作者:苏丽娜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放着具备本民族特色的名称不用,专门取外国名:圣约翰·哥德堡、普洛望斯、法芳斯、枫丹白露、伊丽莎白……虽不能一言以蔽之曰不爱国,但却实在缺少中国特色,流于假大空,浮华背后是一种不自信,似乎还可以理解。
然而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各地高校纷纷掀起了改换校名的风潮,比如我省的“四平师范学院”成了“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工学院”改成“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光机学院”改成“长春理工大学”、“长春邮电学院”改为……我在担任毕业班工作时,遇到几次鱼目混珠、偷梁换柱之事。后来毕业生多次谈到,在大学期间误报高校造成终身遗憾之事例。比如有几位南方优秀生报考“吉林工业大学”(重点校)却误报了“长春工业大学”极其荒谬!
改名,于你何关?吾并不是反对“改名”的问题,而是改什么名的问题。六年里,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占全国高校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三。高校之所以热衷改名,首先是现实利益驱动的结果。她按照目前的公办高校级别设置,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的行政级别将从副厅升为正厅;招生,也将从专科批次调整到本科批次。其二,在现实中“高大上”的校名往往也更有利于宣传,获得考生心理认可。其三,混淆掩盖了学校的专属性,比如“纺织”“铁道”“钢铁”“地矿”“拖拉机”“海洋”“ 财经”“理工”……
不管是对高校自身而言,还是对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而言,亦或对高教部而说,“改名”“升格”都成了实现高校教育发展的“捷径”。但其含金量是多少呢?学校,非大楼之谓也,而是名师之谓也,非“大气”之名之谓也,而是质量之谓也。国际名列前茅的知名大学几百年不改变校名仍誉满全球,一流人才后浪推前浪。如果不注意教育目标,不注重“内功”修炼,不注重“内涵”,只热衷于“时毛”的校名是不能提升竞争力的。古今中外,没有因为改名就能把不好的学校变成好学校的。
教育部、相关政府必须重视此事,严肃之大事,必须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