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失去控制的精神病人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继2010年3月23日发生的“南平血案”之后,连续发生数起“校园事件”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反响强烈。统计显示:精神病患者的肇事率为10%,其社会危害行为不容忽视。央视新闻调查显示:精神病人暴力事件每年造成的严重肇事案件超过万起。

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像感冒一样普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的排名位居第一,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专家预测,2020年这一负担比例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令专家异常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针对这一情况,市台联组织理事、盟员对我市的精神卫生状况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市精神卫生工作现状与问题

(一)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专家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人群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已达15%左右。吉林地区现有450万人中推算应有不少于68万人需要精神卫生服务,其中15岁以上人口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吉林地区应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6万人需要管理员或治疗。

(二)宣传力度不够,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率低,影响精神疾病控制。各种媒体对精神卫生特别是精神疾病的宣传很少,在深度、广度宣传方面更远远不足。由于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率低,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低,严重影响着重性精神病控制,造成如下严重影响:一是人们应对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增加了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率;二是不能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增加了防治的难度,导致残疾率升高;三是加重了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及歧视,社会关注度下降;四是患者家属病耻感普遍,不愿将患者送去正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求治,而是求神拜佛、“驱邪”,或怕被街坊邻里知道后“笑话”,将患者关锁在家中,导致治疗延误、病情加重。抑郁症、焦虑症患病率各为5%左右,由于人群中精神卫生知识普遍缺乏,这些患病个体自己不知晓或不被识别,长期得不到适宜治疗,生活在痛苦中,生活质量很差。

(三)疾病负担沉重,精神疾病治疗率低。精神疾病负担为各类疾病负担之首。重性精神病属于一类慢性易复发性疾病,患者与家庭承受着患病后经济收入减少及医疗费用过重的压力:一是患病个体劳动能力消弱或丧失,家庭收入下降;二是病态行为的破坏作用,造成家庭财产损失;三是精神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是一类“高消费”的病症。许多患者家庭因长期累积的多重经济压力不堪重负,造成因病致贫及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上我国目前对精神病患者保障救助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绝大部分患者因无法支付医疗费用而得不到持续的治疗。据调查统计,近三年来我市年门诊量18241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1961人次。仅占精神病人总数的10%左右,90%的病人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的长期关锁家中或流浪街头,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也给我市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和不良影响。

(四)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差,专业人才短缺。我市现有精神病专科医院3个,编制床位800张,现有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0人。拥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X光机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5台(件)。由于政府对精神卫生机构投入过少,导致医疗设备相对落后,病床不足,精神疾病专科医疗服务供给匮乏,与实际需求相差很大。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种待遇相对低下,加上精神卫生机构工作环境和条件艰苦,社会地位较低,导致许多优秀人才不愿进入精神卫生领域,原有优秀医务人员外流。至今医院工作人员的保障津贴还是50年代的标准,造成专业医疗队伍不稳定。精神科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按国家卫生部《全国精神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研究报告》测算,我市2010年需要精神科医师 300人,目前仅有100人;需要精神科护士660人,目前仅有200人。可见,精神科医师、护士数量需求缺口很大,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康复师更是奇缺。

(五)精神卫生网络体系不完善,社区服务能力低下。我市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治疗今年刚刚起步,目前处于人员培训及摸底排查阶段。但由于社区管理康复公卫经费相对少,康复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难以到位。我市精神卫生机构目前大多数服务功能的重点是收冶住院或门诊医疗,而预防、康复、社区服务及专业咨询等功能还十分薄弱,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康复治疗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绝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治疗后未能在社区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及有效管理,致使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康复成本高。

二、对我市精神卫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加快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在现有资源分布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整合区域内卫生、民政等部门所属各类精神卫生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高运行效率。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在充分考虑辖区内人口数量、现有精神卫生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二)突出精神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心理健康是健康必不可少的部分,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问题是名符其实的民生问题。精神卫生机构诊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精神卫生服务的项目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政府不仅将精神卫生专科机构纳入公共卫生机构管理,还应将人员经费、工作经费、设备添置款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开支而且到位。在此基础上,明确精神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突出精神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即由原来单一的诊治精神疾病转向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培训与指导工作,将服务延伸至社区;由关注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转变为关注社会效益。

(三)加强全市精神卫生网络体系建设,增强社区康复功能。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体系。以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做为我市的精神卫生技术指导中心,领头全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承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期诊治任务,承担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医疗、教学、科研、健康教育、区域信息的收集评价等工作,承担培训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精神健康促进、精神疾病早期识别、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等工作。在服务内容上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同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

(四)在三级以上医院建立精神(心理)专科或门诊,负责精神疾病的识别、治疗或转诊(会诊)以及心理咨询。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强现有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适度提高精神科专业技术人员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留住现有人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精神卫生领域,壮大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尽快解决我市精神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短缺的现状。积极开展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同时制定激励政策,保障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稳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病与心理保健的需求。

(六)加大精神卫生宣传力度,形成长效机制。精神卫生,人人有关。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精神健康关系到每一个人,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通过大众化的信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七)加强领导,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精神卫生问题做为民生问题,需要政府加强领导,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各级政府要制定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实施计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切实加强领导,研究和解决精神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多部门协调联系会议工作制度,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同时要发挥精神科医师协会和精神病医院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与行业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依法依规办医,促进精神卫生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总之,精神卫生工作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政府重视、加强领导,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才能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我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