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3 14:06:12
作者:石凯歌
近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急剧变迁,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各类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医学模式偏重生物医学模式,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主要用于躯体疾病的防治,作为医学分支的精神病学发展相对缓慢,水平较低,心理学作为一级学科曾经在很长时间里被取消,成为大学中的弱势学科,其重要分支临床心理学得不到发展,没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因此,面对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迫在眉睫。
许多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非常重视,在其公共卫生、教育和社会事务管理体制中对精神卫生均有具体、细致的规定,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有接受国家管理且自律功能强大的行业组织,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服务体系,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三大方面的人员在专业上形成分工合作的关系,共同承担社会的精神卫生责任。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将加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建立心理卫生服务制度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精神卫生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卫生部、北京市人民政府10月10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联合主办201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主题为“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正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迈进。各级政府部门已行动起来,会同学校、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努力,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据调查了解,长春市政府从各个层面加强了精神卫生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二是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精防人员专业水平、业务素质。长春市卫生局对全市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0余名心理咨询师进行培训,每个中心培训2人,1人负责精防工作、1人负责孤独症筛查工作。三是开展了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南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进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信息收集,做初步筛查工作,并为已确定诊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管理。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指导、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参加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努力把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四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
目前 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虽然得到高度重视,但与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的巨大需求相差甚远,在精神卫生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专业医护人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精神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等现象。由于专业人员流动性较强,工作和生活待遇相对不高,因而难以吸引到高学历、高层次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才队伍,影响和制约了精神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为了加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形成比较完备的服务体系,尤其是精神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
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要求,各地应该尽快建立由政府牵头的市、县两级“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二、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
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防治服务网络。一是加强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理顺隶属关系。在市疾控中心内设置精神卫生科所,承担精神卫生工作的预防和康复等职责。二是加强县(市)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承担预防、治疗和康复职能。三是健全社区康复机构。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做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功能训练、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
三、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养
一是加大对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单位为主、社会支持”的人才队伍建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扶持精神卫生科技项目的实施。二是逐步完善公开招(考)聘人才办法,使其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更加符合精神卫生人才专业性、实践性强的实际,真正引进所需人才;积极采取讲学、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灵活方式,引进优秀精神卫生人才与成果。三是加强现有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工作的能力。继续发挥预防医学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广泛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扶持精神卫生专业人才跻身学术前沿。四是积极开展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积极开展相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五是抓好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工作,落实相关教育课程安排,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尽快适应精神卫生工作的需要。六是加大对精神卫生人才的有效激励。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精神卫生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体系。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和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
四、建立多渠道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经费,建立稳定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精神卫生工作,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