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青松

吉林省地处东北三省腹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自然资源丰富享有“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等美名而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而且从建国以来就一直作为以汽车、客车、柴油机、石化等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吉林省对外贸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全省经济重要的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业通过结构调整,进入了新的发展期,国有企业活力增强,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截至目前我省对外贸易中汽车、化工、农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医药、汽车电子、光电子信息、生物、材料、纺织服装加工等产业也逐渐成长形成优势。
尽管如此,东北地区尤其是我省与全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情况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东北地区包括我省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对外贸易水平较低、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的局面。不过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吉林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取得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220.5亿美元。2007年到2011年这四年间进出口总额迎难而上增长了一倍多,远远高于全国同期增长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可以说吉林省外贸在金融危机的困境中不断发展壮大。

基本情况

吉林省外贸行业或者说最初的国有外贸公司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主要采取政府间协定进行记账结算的易货贸易的政治模式。上世纪80年代初为外贸创业期、发展期。省内各个行业的外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如各省级、市级粮油、土畜、机电、纺织、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等外贸公司纷纷成立并开展外贸业务。随着业务人员的成熟和对外联系的频繁开展,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我省外贸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我省国有外贸公司形势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下滑进入下滑期,省内大部分国有大型外贸公司由原来在各自领域一家独大,垄断经营,利润丰厚到逐步滑坡甚至亏损,经营逐步面临困境,人员开始分流、下岗,企业或开始转产或直接改制。部分企业在新领域重头再来,或渐入佳境或举步维艰;部分企业甩掉包袱,再造辉煌。这期间中国入世和03年10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使得全省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与省内外国有外贸公司、股份制外贸公司和外资公司展开竞争。吉林省进出口总额由02年37亿美元攀升至08年的133.4亿美元,7年间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547.5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3.8%,其中累计进口350.1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8.2%,出口累计197.4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8%。

直到2008年奥运会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国内所有外贸出口企业都进入了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次贷危机使美国市场首先崩盘,进口批发商破产、贸易公司倒闭比比皆是。由此引发退单、撤单、恶意改单、恶意退单此起彼伏。就连他们的一级代理、中方雇员或合作伙伴都联系不上他们的总部、老板,甚至连美国本土雇员都被恶意欠薪等等。更有甚者竟然行使诈骗伎俩将货物从中国骗出后人间蒸发;欧盟市场随即应声倒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土耳其、西班牙等国也试图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等等,各进口商库存积压,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随后波及日本和南美及亚太其他新兴经济体。可以说国际贸易环境已经到了自上世纪1929-33 年金融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时刻。而在国内、省内则显示出越是在金融危机前红红火火的出口企业受到的打击就越大、越致命。比如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素以价廉物美而畅销海外。大多数国际知名品牌都由我们中国制造:比如此次伦敦奥运会上美国队的NIKE品牌的队服均出自我国的服装厂。而据省内一服装出口公司负责人介绍:2011年他们公司的毛利率已不到6%,如果汇率稍有变动可能有些订单就会白干甚至亏损。可见我省出口企业同期的出口形势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一时间,省内外外贸公司订单骤然下降,省内尤以民营中小型外贸加工厂所受影响最大,部分厂商甚至停产歇业;而在东南沿海外贸工厂打工的我省务工农民和在省内各市县小加工厂做外销订单的工人则放假返乡。

而今年又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最为严重的一年。尤其是央行于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在时隔不到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并且已先于2月和5月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连续降息这一信号本身足以显现出2012上半年经济数据不太乐观和中国经济形势下滑的风险正在加大。因为同样的措施正是发生在四年前的2008年金融危机刚爆发时,2008年9月15日和10月8日央行同样在一个月以内两次降息。所以各界普遍推测是否目前的经济形势与四年前同样棘手或是要再次探底。

与此同时受国际市场疲软的影响,对外贸易增速下滑。尤其是7月份后,以沿海主要省市为代表的全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而就在2012年9月24日评级机构标普(S&P)发布报告显示,受中国经济放缓、欧元区持续危机及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三大因素影响,该机构下调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约0.5个百分点。 标普将对中国201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基本预期下调至7.5%。而这也是该评级机构对中国GDP增速基本预期的首次下调。

据吉林省商务厅资料显示201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0.5亿美元。1至10月份,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80.9亿美元,同比增长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9位。其中,出口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进口140.7亿美元,同比增长38.5%。从这一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进出口总量相比于08年133.4亿美元翻了近一番,但出口量还是远少于进口量。而出口才能更加拉动我省经济的发展。在贸易平衡关系上,国际上常用净出口比重(贸易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值相比)来判断,以±10%为警戒线,以内为基本平衡。若以此标准衡量吉林省的贸易平衡状况则表明:我省2011年前十个月的对外贸易平衡状态已远远超过警戒线,此种贸易失衡对我省经济可持续增长将产生负拉动作用。我省对外贸易一直呈现逆差状态,但2002年之前净出口比重一直都在±10%的合理区间波动,表明我省对外贸易是基本稳定、健康发展的。直到2003年进口额开始剧增,到了2004年净出口峰值竟已超过警戒线近4倍。 

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内因:

(一)我省作为国家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决定了出口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绝大多数年份仍然以农产品为主,拥有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少,所以对内和对外的贸易竞争力不强。比如94-03年时农产品占绝对主导地位,03年时农产品就占全省出口比重的60.7%。而当时玉米又是绝对的重中之重。粮食涉及国计民生,受国家政策和市场影响波动较大。2004年,在全国外贸出口大幅增长的形势下,我省却出现了出口负增长,导致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家限制玉米出口,2003年玉米出口10.7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49.1%,占全国玉米出口总量的70%;2004年玉米仅出口1.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8亿美元。因此省委、省政府积极倡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04年后机电产品比重才开始不断上升,服装、铁合金、胶合板,钢材等产品也开始增长,但却仍以低附加值和全球经济产业链最末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2006年,吉林省主要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21.1%和78.9%,出口商品结构更趋于合理。但主要集中在谷物、服装及汽车零配件方面,涉及品种欠丰富。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仍然较低,限制了对外贸易效益水平的提升。

比如目前省内90%的纺织行业的出口订单全部为贴牌加工,完全是国外设计师的理念、国外的款式、国外的图纸甚至是照扒国外的原版,而我们省内的外贸公司、出口厂商要么设计的服装不合国际市场的要求,要么根本就没有设计团队或能力,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国内外寻找原料、辅料、再加上与中国外贸与生俱来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的辛勤劳动。有的订单甚至连一个钮扣或一条拉链都要从国外进口。更有甚者,原料、面料、辅料所有的材料都要进口(就是来料加工),我们省内的厂商只提供人工。这样的出口订单利润可想而知,客户忠诚度可想而知,贸易稳定度和发展度更是可想而知。没有创造只有制造,没有创新只有复制(拷贝),当然就更谈不上拥有畅销海外的自主独立的出口品牌。直到近年来出口汽车及零配件等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产品才开始逐渐增加成为拉动吉林省出口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08年时“奥运黄金期”出口汽车及零配件4.2亿美元,但其比例也仅占全省出口份额的8.8%。

而08年金融危机后,我省乃至全国外贸产业与生俱来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却越来越消失殆尽。国内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上涨已是有目共睹,而工业品原料的水涨船高也是突飞猛进。出口厂商的用工成本已今非昔比。沿海发达城市的出口厂商为应对用工荒,不得不不停的给一线工人涨工资、提待遇。我省的外贸出口厂商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与外商据理力争得来的外销订单价格几美分的涨幅对日益上涨的用工成本却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

(二)一般贸易①主导,加工贸易②较弱

2001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1.3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23亿美元,加工贸易仅4.5亿美元,其它贸易4.8亿美元,分别占73.5%、14.3%和12.2%的比重。在2006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中,上述三种贸易方式的比重是77.8%, 10.6%和11.6%,一般贸易微升,加工贸易降至最低。而且从历年的情况看,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一般贸易都占绝对主导地位。

综合最近5年来的发展看,由于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吉林省在对外贸易方式上始终是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导,加工贸易相对薄弱,服务贸易更是微乎其微,制约了吉林省出口份额的增加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展。

(三)对外贸易的市场依赖性强,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存在产业风险隐患

由于一汽在全国最早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的合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韩国、朝鲜语言相通及日本二战战败被俘老兵等爱好和平人士推动等原因,在从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看,吉林省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历年来吉林省与德国、日本、韩国三国的贸易总额一直占据外贸进出口总额的绝大多数。从出口方向看,排在前几位的是韩国、日本、朝鲜,而排在前几位的国家合计占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进口却是德国、日本占主导地位,最高的年份二者合计竟达近三分之二的比重。而其他如欧美、南美及其他新兴经济体也是近五年才发展起来的,但外贸总额和进口额格局未变,德、日继续占据吉林省贸易伙伴领先的位置。出口格局出现变化。吉林省对韩、美、俄、朝四国的出口比重合计占吉林省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从而成为我省贸易伙伴的第二集团军。总的看,吉林省的贸易市场虽有所扩展,但仍未摆脱相对集中、依赖性强的局面,同时由于我省出口产品绝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而进口产品又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高附加值产品,所以造成长期对外贸易逆差状态,存在潜在的产业风险。08年金融危机及11年日本地震海啸此种产业风险已经显现。我们还需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出口市场拓展的步伐。

(四)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质量和效益尚待提高

2001年,吉林省对外贸易额中,国企稍强,外企次之,分别占52.4%和45.7%,而其他类型企业仅占1.9%。出口额中,国企占67.9%、外企占29.3%,国企仍占主导地位。而在进口额中,外企占60.1%、国企仅占38.9%,外企占主导地位。

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情况逐步发生变化。查询到的资料显示2006年吉林省对外贸易额中,外企37.8亿美元,占47.8%,国企30亿美元,仅占34.1%。外企已取代国企成为吉林省外贸第一大户。出口方面,国企占33.1%,比外企28.6%的比重高出4.5个百分点,但已失去主导地位。进口方面,外企仍占近6成份额,高于国企2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私企对外贸易比重明显上升,占进出口总额比重2006年达到17.6%。其中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比重为37.2%,超过国企、外企跃居首位。基本形成外贸出口的三足鼎立,对外贸易呈多元化发展的可喜之势。但尚需扩展贸易主体,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逐步形成“大经贸”格局。

吉林省对外贸易虽然在商品结构合理性、方式多样性和多元化方面有一定的改善和进步,但贸易方式单一、外资规模偏小、市场相对狭窄、资源依赖性强、市场分工层次较低和多元化发展欠缺等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必须摆脱内向型经济的制约,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推动对外开放与经济外向度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潜力的释放和发挥。

(五)地理位置属于内陆。虽说我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而且省会长春市又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并不具有外贸意义上的先天地理优势。我省毗邻俄罗斯和朝鲜,与两个国家分别有237.2公里和1206公里边境线。中俄边贸交流有着久远的历史,我省的农产品和俄方的工业品早在计划经济时就已有民间自发的隐蔽交流。边贸小额贸易发展条件看似得天独厚,但俄罗斯与我省接壤的地区均属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中朝边贸又主要受政治环境和朝鲜经济落后的影响,一直以来的发展都不是很快。因此吉林省的边贸小额贸易虽有所增长,但总量始终不大。据统计,2008年吉林省边贸方式进出口2.6亿美元比94年增长2.9倍,但也仅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1.9%,就更不用说与东部比邻港澳的沿海城市或者边贸发达城市的贸易额相比了。因此,对俄、朝两国的边贸进出口总额对全省外贸乃至经济总量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而且最重要原因是我省远离海港,远离原材料产地。以我国传统的出口支柱产业服装业为例:服装重要原料之一的棉纱原产于新疆,而山东,湖北等地为纺织厂、染色厂等二级原料产地;而辅料如钮扣、拉链和最普通却又最必不可少的商标吊牌都要在温州等地制作。可见这些原辅料出厂后绝大多数都要再经长途汽车、铁路、船运才能到达我省。运输时间之长自不必说要先考虑进去,光是运费就陡增两三成。而所有这些都必将会转化成我省出口企业出口成本的沉重负担。在这个意义上说我省仍属于外贸发展欠发达的内陆省份。

(六)地方财税政策不够灵活,对中小型民营出口企业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通过以往在广交会上与多位我省与外省市服装、粮油、机电出口企业的出口负责人的对话中了解到:我省多年来在财税和银行信贷领域的一些政策扶持力度比山东、广东等沿海外贸发达省份有一定差距。比如山东省早在02年左右在国家对纺织服装17%的出口退税的基础上本省还多给本省出口企业以地方退税。比如广东省对中小出口企业的贷款利率有一定的优惠等等。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相信类似的政策扶持无疑会帮助更多的中小出口企业早日走出困境。

外因:

首先,全球整体经济环境继续低迷,企稳回升之势尚未形成,甚至有继续探底的危险。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有目共睹,但同时我们的国内市场也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绝缘”的铁板一块。我国经济已不能置身于国际经济变化之外而独善其身。2008~2009年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列强对全球货币宽松操控对我国经济尤其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巨大,我们已深受其害。我们用了13亿人民和所有发展中国家人民辛辛苦苦的奋发劳动来埋了经济列强的单。对这些经济列强的转嫁危机与损失的作法,我们深恶痛绝。但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硬币的两面,我们一方面享受着全世界各地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又必须承受这经济危机带来的苦果。这就好比你既用着最新最炫的苹果Iphone5手机而同时又要承受着可能中专门针对此款手机的最新的蠕虫病毒的威胁一样。

因此,在当前外围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为避免国外复杂环境对国内经济运行带来更大侵扰,合理科学的做法便是增强全球经济治理和政策操作的协同性。但目前我们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实力还不够强,我们还是会不可避免的被卷入这场金融危机之中深受其害。

其次,人民币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动升值。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已超过30%有余,而且目前还在小幅上涨。人民币汇率之所以会成为美国政坛棋子,全是因为美国政客和垄断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转移国内矛盾,假意向工人阶级示好。他们声称: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进而导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和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每逢中期选举,议会选举人民币汇率都被美国政客大谈特谈,而今年又是美国总统选举年,为拉拢选票美国国务卿、财政部长和总统及候选人无不表现出他们无理却又咄咄逼人的架势以达到他们个人的政治目的。而从05年到现在人民币屡次升值已造成中国传统出口优势(出口量及金额)产业纺织服装加工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元气大伤甚至是灭顶之灾,而中国政府和整个外贸出口行业仍顶住压力,不少企业知难而进,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在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上增加投入,努力使产品在价格上保持相对低廉或转而适应不同市场的需要,并建立不同的营销策略,深度开发多元市场。但改变必然有风险,而有的企业就会败下阵来。但这样的风险总让人觉得是被强加的,甚至有经济侵略之嫌。事实胜于雄辩:人民币一再升值,但美国的失业率不降反升,而且金融危机又愈演愈烈。总之中国政府和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已为由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手酿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作出了巨大牺牲。人民币一直被动升值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就是我们为了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的巨大贡献。但美国政府和政客们却还在一直挥动人民币汇率这个大棒,压得中国出口企业喘不上气来。

再次,我国周边的孟加拉、泰国、印度、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也日益发展,在低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上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行业的竞争对手。一位服装出口公司负责人说,现在在广交会上与以往的老客户谈判时最常听到老外说的就是你的价格太高了,孟加拉等国的价格比你低!要是你再不降价,就只能将订单下给他们了。孟加拉、印度等国人口众多且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均落后于我国,但传统制造业又不需要较高文化水平,而他们同样饱受经济危机影响,为了基本的生产、生存需要这些发展中国家有的甚至可以零利润接单,这样他们才提供了比我国更廉价的劳动力和产品。因此目前的大路货低端市场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经过以上调研分析,建议如下: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国际市场疲软的影响,对外贸易增速下滑。《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总和竞争优势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吉林省委、省政府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高度重视我省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良好条件,助力企业走出经营困境。

(一)抓住机遇,转变政府职能,变危机为转机

我省要借助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之力,把握金融危机环境下国内外产业调整转型之机;抓住世界贸易格局重整和国内外贸产业布局调整的时机。结合我省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科学资源雄厚的特点,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实施“三化三动”变危机为腾飞的契机。正因为金融危机前我省的外贸依存度不高,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于外贸发达地区较小,也就意味着恢复发展进而壮大相对于东南沿海省市时间相对更短更有成效。而且随着2003年10月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我省在吸引外资、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对外贸易方面有了更多的优势。我们的政府应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变政策优势为产业优势,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应提供与市场化运作方式相结合的服务,如:国内外市场调查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法律服务和与进出口相关的技术与展览服务。特别要针对06年后民营企业开始超过国企和外企在我省出口总值中占主要地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落实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软环境。坚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鼓励企业家用智慧捕捉危机中蕴藏的机遇,以更长远和更开阔的眼光,开拓进取,奋发图强。

(二)虚拟经济给实体经济让利

从现阶段贷款利率水平来看,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2009年一季度的5.7%一路上行到2012年一季度的7.97%,已高于大多数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根据资料2011年我国部分行业净资产收益率:纺织工业为1.5%,电力工业为2.0%,农林牧渔业为2.5%,食品工业为4.1%,机械工业为4.8%。可见以银行金融业为主要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利润水平已远高于实体经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发展的艰辛程度。但一个国家的发展振兴关键还是要靠实体经济的发展。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实业救国”的理念。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才可持续、才有意义。可2011年我国盈利最丰厚的企业居然是中国工商银行,每天的净利润居然上亿元人民币。我省又是一个实体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所以更应该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精神,尤其针对加快出口退税和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的工作力度。而且还要扩大对小微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扩大短期险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认真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审批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在保障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适用范围放宽至部分B类企业③。进一步调减法定检验检疫目录。以上措施将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摆脱成本上升的硬性约束,扭转利润率连续下滑提供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我省实体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困境。

(三)发掘自身潜力,积极推进结构调整

在外需萎缩的严峻形势下,不少企业知难而进,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在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上增加投入,努力使产品更加适应不同市场的需要,并建立不同的营销策略,深度开发多元市场。放眼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此次金融危机国内的重灾区,那里却也发生了30多年外贸行业最为华美的转身:美的集团从全球跨国公司招聘外国专家,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广州豪进摩托车公司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和非洲,目前正着重开发南美、东欧等市场;广东金意陶陶瓷公司面对国外市场下滑的局面,把国际市场当成国内市场经营,建立专卖店,降低市场重心,更加贴近消费者。作为外贸行业的主角出口企业应该从自身内功抓起,切不可再走以往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增长的老路,更不能再干拼低价甚至互相拆台自宫式竞争的把戏,我们的出口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开源节流,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向技术创新要产值,要敢为人先、抓住机遇、引领潮流甚至创造潮流。现代的中国,当今的世界,唯有靠知识和人才、信誉和诚信才能屹立于世界贸易的舞台。

(四)促成开发朝鲜罗先口岸成为我省出海口岸

鉴于我省无出海口的发展外贸的客观不利情况,省内大部分市县距离最近的出海口大连近700至900公里,而省会长春到朝鲜的罗先港仅530公里,且罗先港和我省的珲春相邻,我省延边地区与此港距离则更近。朝鲜的罗先港是罗津港和先锋港的合称,这两个港口算比较优良。其中,罗津港为不冻港,总面积为38万平方米,最大停泊吨位可达5万吨;先锋港总面积20万平方米,最大停泊吨位可达25万吨。两个港口的年吞吐量可达600-1000万吨。可见目前罗先港是我省“借港出海”和“借港出口”的最佳选择。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已自2010年12月7日开始利用罗先港将产自珲春地区煤矿的2万吨煤运往上海、宁波等中国南方城市。避免了以往较长的陆路货物运输距离,节省了物流成本。建议省委、省政府能够加大工作力度,会同国务院与朝鲜政府尽快促成将罗先港作为我省的出海口岸,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毕竟是在朝鲜的口岸通关),届时将切实为我省外贸出口行业减负助力。

(五)发展吉林优势产业、改变发展观念,实现吉林外贸出口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第一,改变以往只注重发展数量、规模忽视发展质量的发展观念。目前,汽车产业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石化产业资源约束力增强,而一些发达国家又以环保、消费安全为借口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门槛。我们要依托浓厚的技术科技优势,冷静从容应对金融危机给以上我省传统优势出口产业带来的挑战。要千方百计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医药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木制品及家具等出口优势产业群。加强与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产贸联系和协作,指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营销,促进产业优势尽快转变为出口竞争优势。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与时俱进,真正实现吉林外贸出口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第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南博会等重要国内展会,继续扩大东北亚博览会的影响,推动企业参加欧洲、美国、东盟、韩国、日本等重要国际展会,鼓励企业到南亚、中东、南美、东欧等新兴市场参展办展。推动企业把利用外省窗口出口的产品转为自营出口,支持企业开展外省产品代理出口。向世界宣传吉林,让世界了解吉林,走进吉林从而发展吉林。

第三,努力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培育新兴绿色产业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支持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机电出口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出口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出口,对出口品牌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吉林省出口品牌整体发展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省会长春人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的优势,向北京、伦敦等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学习,争取打造文化产业创意中心,真正实现绿色产业。可以先重点培养目前比较有优势的动漫产业,输出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或技术。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比如发展目前在国内已有较好口碑的“吉林大姐”的家政服务品牌走出国门等。

第四,全面推进外贸出口基地建设,吸引外资,向集约化、产业化要效益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广泛吸引外资,加快长春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长春和通化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敦化木制品出口基地等4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建设,完善出口基地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健全基地出口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建设省级出口基地,整合基地优势产业和骨干品种,引导国内外,省内外更多企业进入基地发展,形成基地产业集群和出口集群。鼓励市县建立阶梯式出口基地,支持市县结合当地规划和产业发展,发展建立一批具有当地产业优势和产品特色的出口基地。

第五,积极扩大对俄、朝边境贸易

努力扩大对俄贸易规模,以对俄系列经贸活动为载体,打造对俄经贸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扩大双边经贸交流,促进对俄出口快速增长。持续扩大对朝贸易,大力推进对朝工业园区、资源加工区建设,带动扩大对朝进出口。大力推进中俄、中朝互市贸易区建设,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落户边疆,面向俄罗斯和朝鲜开展投资和贸易。

第六,发展壮大外贸主体队伍

归根到底对外贸易的发展还是要靠培养出人才、请得到人才和留得住人才。我们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所以要推动外贸主体多元化,以经营权做多、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为原则,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强外贸队伍培训,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定期对外贸企业经营者和业务骨干开展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会管理、善经营、懂业务、熟悉国际惯例的专业化外贸人才队伍。抓住此次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格局重整之机,用好的政策、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吸引急需的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各种人才特别是世界顶级人才来吉林扎根落户,共谋发展。积极引进大型出口企业,壮大省内外贸主体队伍,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

注释:

①一般贸易:一般贸易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是海关监管货物的一种。《海关法》规定,货物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时,其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必须向进出境口岸海关请求申报,交验规定的证件和单据,接受海关人员对其所报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查验,依法缴纳海关关税和其他由海关代征的税款,然后才能由海关批准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放行。

②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

③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具体为:

A类企业

A类企业指由海关派员驻厂监管或与主管地海关实行计算机联网监管以及其他经海关评定符合A类企业管理标准的加工贸易企业,A类企业由直属海关负责审批,报海关总署备案并通报外经贸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A类企业年进出口金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生产型自营进出口企业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或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及以上,经海关评定为AA类企业的,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管理。

B类企业

B类企业是指依法开展加工贸易、无走私违规行为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范围包括除A、C、D类企业以外的所有加工贸易企业。B类企业从事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制度,收取进口料件税款总额50%的台帐保证金。

C类企业

C类企业是指依据外经贸部、海关总署有关规定,经海关认定有违规行为的企业。C类企业从事限制类商品或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均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制度,收取进口料件税款总额100%的台帐保证金。

D类企业

D类企业是指经海关认定有走私行为或有三次以上违规行为的企业。D类企业不得从事加工贸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