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台湾现代农业起步较早,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高,质量管理和运销体系健全。特别是在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技术上,在精致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思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两岸经济社会高度融合的今天,借鉴台湾经验对发展大陆现代农业有着重要意义。

一、台湾现代农业可供大陆借鉴的经验及特点

台湾现代农业可供大陆借鉴的经验主要有高效的农业行政组织结构及法律体系,农业发展计划及协调、执行的效率,农业新技术推广政策及人力培训政策,农业资源运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资本运营制度、土地改革政策等等。其特点表现为:

1、注重政策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农业曾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的转型,台湾农业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台湾当局发现这个问题后即开始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保护,在一些领域实行贸易壁垒等方式助推台湾农业发展。一是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加入WTO前,保证稻谷价格高于成本20%,高梁、玉米、大豆等保证价格是同类产品进口价格的一倍;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设施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台湾农田基础设施齐全,排灌沟渠配套网络发达。这些工程公共部分由当局投入,田内部分由土地所有人承担;三是提高农业生产投入补助。在取消农业税和对农产品实行直补政策的同时,还补助农业生产用燃料和动力,提供低息贷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四是农民收入补助。为解决稻米生产过剩问题,政府对改种玉米、高梁和大豆的给予每公顷1000公斤的稻米补贴,休耕土地每亩每年补助新台币5000元;五是增加农民福利。自1995年起对60岁以上农民每户每月发放福利津贴,规定每五年调整一次,受益农民约71万户;六是结合贸易壁垒设置农产品进口损害救济基金,尽量限制岛内能够生产的农产品进口。加入WTO后仍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保护政策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检测和进口损害救助等。

2、注重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台湾的农业合作组织分三类:农会组织、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其中,农会组织发展比较成熟,是台湾分布广、影响大、功能齐全、运行规范的农民组织。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用于各级农会组织建设和日常运行,农会成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

台湾根据农会法设有乡镇农会、县(市)农会和省农会,分别接受同级农政部门指导。各级农会既是独立法人可以独立开展各项业务,又与上级及兄弟农会间相互配合。其主要功能一是开展农业推广,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承办农业方面的推广计划及相关业务,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的奖补政策也通过农会兑现到农户;二是引导。通过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的方式引导农民接受先进技术、实现科学务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经营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改善生活环境、辅导信用服务;三是供销经营,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包括肥料等农资的供应,食盐、牛奶等商品的销售,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利用农会的功能优势,投资兴办会员和农民个人力所不及的设施设备和生产项目;四是金融业务,台湾农会信用机构遍及岛内农村各个角落,实行“广存专贷”。存款来源于农会会员、赞助会员和其他团体、机关。放款则仅限于农会会员;四是保险业务。包括农民保险、家畜保险、旅游平安保险、储蓄保险、机动车保险等业务。农民健康保险做为一项福利事业的保障范围为农会会员及年满15岁以上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同时农会还承担着农村文化、医疗卫生、福利、农业灾害防治及救济等。

3、注重科技兴农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现代农业逐渐向纵深发展,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目前,台湾的农产品品种改良、食品加工、农业设施、自动化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水稻育秧全部实现工厂化。台湾“亚蔬中心”(亚蔬——世界蔬菜中心)建于1973年,在全球有12个分支机构,集聚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精英,库藏植物种子达4.1万种,库存蔬菜种源达5.6万个,育成并推广至全球农民的蔬菜作物品种达466个,被称为全球最大的植物种子银行。台湾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其成功经验一是重视科研投入。农业科研经费充足有效保证了农业科研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领域科技含量的提高。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质资源,各级农业试验所均建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二是重视科学研究。建立农业研究机构,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据统计,仅专门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博士就有600多名,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有效、准确的技术支承;三是重视科技推广。台湾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加快各类农产品品种改良和现代农业装备的应用,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各相关单位广泛推广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的抗虫、抗病果蔬;以植物细胞组培方式培育的果树、花卉种苗、高价值园艺作物、生物性农药、畜用疫苗和生物制剂,大力推广中草农药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四是重视人才培训。台湾大多数高校都开有农学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农会及产销班的骨干成员普遍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能熟练应用电脑及先进的农业装备、新技术和新品种繁育技术,促进了农业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

4、注重农产品安全。为了推动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一是法律制度健全。陆续颁布了“蔬菜安全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农产品市场交易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各级管理机构、农会和企业等组织将这些法规普及到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为实施农产品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制定安全标准。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三是完善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农产品市场准入及检测体系建设。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各市县设立农药检测机构,在主要的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都设有农药残留生化检验站,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实施快速检测;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可追溯制度。进入市场的果蔬产品均依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等字样,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准确地追溯到责任人;五是推行质量认证。在果蔬方面推行了GAP(良好农业规范)、CAS(优良农产品)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了ISO(国际标准化体系)、HACCP(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通过认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树立了品牌和产品在消费群体中的信誉。

5、注重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食品科学院或食品工业系,科研实力雄厚,对带动农业发展具有很深远的影响。目前岛内共有各类食品企业5800多家,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新台币。这些都得宜于台湾提出的农业发展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念,用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和农业商业化,真正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食品加工,缓解了产销失衡的压力、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注重农产品运销。台湾农产品的运销系统十分发达,运行高效快捷,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等形式完成。农会下设的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后服务。以合伙或股份制形式将区域内的零散农业生产单元整合从而实现产业化运作,支撑和推动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批发市场的管理水平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其主要推动力一是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涉及到批发市场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除前文提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市场交易法”外,还有“农产品市场交易法施行细则”、“农会法”、“农民团体共同运销辅导奖励办法”、“农产品分级包装标准与实施办法”、“农产品贩运商辅导管理办法”等。明确了批发市场的性质、主管机关和运作方式;二是统一规划。明确了设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条件,即果菜市场以每乡、镇、市、区各设一处,家畜(肉品)、家禽市场以每县、市各设一处,渔市场以每一渔会区域各设一处,在直辖市区内设立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人口每满50万人各设一处为原则。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三是拍卖交易。台湾的花卉、果菜、生猪、水产品批发大多都采取拍卖的交易方式,并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减少了“菜霸”等恶势力操控市场的可能,克服了管理者与交易者“暗箱操作”等人为因素的干扰。经营的产品不同,拍卖施设也不一样,花卉、生猪是场馆式的,货动人不动,果菜是移动式的,人动货不动,较好地使用了不同农产品的交易特征;四是切实有力的支持。基于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公用事业这一基本认识,台湾各级行政和农政部门对批发市场的建设高度重视,在经营场所土地利用上按照农业用地对待,低价租让给经营者并给予财政补贴。对批发市场“地上物”建设成本的支持比例大体在50%左右。市场中农产品交易实行免税,只收取交易额5%以下的手续费。市场建成运营后,由独立的市场法人统一进行市场管理,其他部门和机构不得入场干预,避免多头管理。

7、注重发展休闲农业。台湾的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为了破解传统农业经营困境而发展起来的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定位于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使农业从为人们提供保障基本生存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提升到通过挖掘农村环境、休闲、教育、文化等内涵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连,除了提供休闲活动,让参与者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之美之外还提供DIY的课程让游客体验动手的乐趣。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台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台湾地区有休闲农业观光园2000多个,年接待游客达4000多万人次,提供了近20万个就业机会,年营业总收入达40多亿元新台币。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非农”收入。

台湾休闲农业主要表现在一是形式多样。主要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农业公园、假日花市、教育家园、森林游乐区、屋顶农业等等。近年来,又出现了通过开发观光渔场、牧场等利用林产、畜禽、鱼贝等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的趋势;二是政策扶持。为了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1992年12月30日,“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明确设立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界定,编印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确保了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农委会”还聘请乡村社会、民俗文化、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农村建设、地政等方面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农业咨询小组”,执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获得评审核定的休闲农业区由“农委会”资助经费,经营主体提供配套资金。1994年,“农委会”又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积极辅导各地办理示范性的体验型市民农园;三是休闲农业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在游憩、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项目带动了周边交通运输、餐饮、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新的渠道,为参与者提供了有益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绿色活动空间。
休闲农业激发了参与者珍惜农村自然文化资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大陆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分别就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相关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从2004年至201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出台10个“1号文件”。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近十年来,惠农补贴从少到多、农村保障从无到有、农民负担从有到无。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年迈上新台阶。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广大农村呈现出农民增收、农业稳定、农村繁荣的景象。

但当前农业生产增长方式还相当粗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不高、防灾减灾能力弱,农村青壮劳力“空心化”问题严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非农收入少,农村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亟待加强等等。

(一)破解自然环境、条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尚待深入研究

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保障体系薄弱。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吉林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示范省,全国商品粮集中产区和全国“六大林区”、“八大草原”之一。多年来,粮食人均占有量、商品率、调出量和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年均降水仅500毫米左右。全省8000多万亩耕地,中低产田占2/3以上,有效灌溉面积仅为20%左右,旱田具备灌溉条件的不足15%,有近80%耕地要靠天吃饭。全省54片重点涝区,通过验收达到10年一遇治涝标准的只有一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旱不能浇、涝不能排。虽然近些年在国家支持和地方的努力下,规划建设了老龙口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大安灌区等5个重点水利项目,总投资180多亿元。调剂水量60多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近400万亩。但由于国家批复的建设内容中不包括灌溉排水系统,导致建设资金不足、配套灌溉排水系统出现了“中梗阻”现象,制约了重点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干旱缺水仍然是制约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一、二线城市蔬菜自给能力不足。城市建设“摊大饼”挤占了市民的“菜园子”,城市居民的菜地不断向远离城市的农区转移。在一些中心城市,无论哪个方向1小时车程内很难找到“菜园子”。城市居民传统的“菜园子”中“种高楼长厂房”的现象遍地开花。

“菜园子”的“渐行渐远”使菜价“水涨船高”成为必然。降低了城市蔬菜的自给率,菜价的季节性波动加大、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成本。长途运菜又使本已紧张的交通运力不堪重负,对政府稳定市场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市民为减轻压力,晚上到超市“淘菜”、组团去批发市场“拼菜”、利用阳台楼顶种菜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究其原因一是“菜园子”面积不足。一些地方没有将“菜园子”面积纳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二是城市周边菜农的种菜补贴低于农民种粮补贴,种植蔬菜的比较效益低,种菜积极性不高;三是在招商引资时,一些地方以减免“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为优惠条件,难以保障新菜地开发建设资金的的有效投入;四是蔬菜生产合作社等组织不建全,没有形成订单农业,蔬菜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成本高、效益差;五是“菜园子”工程与城市周边的休闲观光农业没有形成机结合体,“菜园子”的附加价值没有发掘出来,“菜园子”没有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菜农也没有享到“非菜生产”收入。

3、山区、半山区发展现代农业举步为艰。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为例。这个县2011年耕地面积37.3万亩,人均1.06亩。

目前全县农业生产整体呈现出山区人口向平原地区迁移导致山区劳动力结构呈老龄化、妇女化现象严重,山区劳动力价格上升、数量与素质下降。出现大片山地荒芜无人垦种的情况,致使农业经济增长缓慢,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山区丘陵地貌难以适用机械操作,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致使山区现代农业发育程度低; 由于农业生产产业化程度低,技术进步不快,产业集聚度低,产业影响力弱,缺乏龙头产业与优势产业。致使该县农业产业开发整体陷入停滞状态。

(二)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科研投入尚待提高

主要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咽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当前的粮食品种繁育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国外高产品种大军压境,农民很难摆脱高产、稳产的诱惑,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繁育基地却问题重重。以海南南繁基地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70%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基地的洗礼。基地建设由最初的几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0多万亩,被誉为“中国优良种子的摇篮”,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南繁基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南繁单位各自为阵,零星分散、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难以发挥资源整体优势;二是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南繁需求增加、城市化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比较效益高等原因,农民惜租土地,地价逐年提高,同时每年70%以上的南繁用地属于一年一租,租用关系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由此所引发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影响了南繁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管理服务体制不顺。虽然国家设立了“南繁办”,负责协调南繁工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未能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协调分工。存在国家与各省、本省与外省南繁单位、南繁单位与所在地政府部门管理相互脱节、管理松散的问题,管理服务有盲区;四是设施设备条件差。绝大多数南繁基地的基础设施脆弱,水库、农田水利、田间基础设施老化,种子晒场及烘干设施缺乏。公共科研实验和交流平台缺失,难以对南繁材料进行大范围快速检测和筛选。植物检疫、病虫害预警与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等手段不足,不报检、不登记的现象有加重的趋势,生态与生物安全风险较大;五是法律缺失。南繁规范性文件仅有农业部和海南省政府颁布的《农作物种子南繁工作管理办法》,而《种子法》及相关法规没有对南繁工作做出法律规定,尤其是缺乏南繁工作行政管理、基本农田保护、资格许可、种子生产经营、检验检疫制度、用地等具体规定,难以保障南繁工作顺利持久开展;六是成本上升较快。目前南繁成本费用大幅增加,瓜菜、棉花等科研约6000元/亩,玉米科研约4000元/亩,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制种在2000元/亩以上。一方面是南繁享受不到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国家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南繁作为保障国家用种安全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却享受不到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与优良品种繁育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贡献和战略地位极不相称;另一方面是地租、农资、劳力等费用不断上涨,水费、电费、治安费等开支越来越大,原有的科研生产经费已远不能满足南繁的正常支出;七是农业生态环境危险不断加剧。南繁期间进出海南的南繁材料在5万份以上,频繁的南繁活动使南繁基地及周边成为“农作物疫病中转站”,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南繁基地目前对环境风险的控制能力十分有限,首先是仪器、设备和手段落后,无力承担南繁生态、生物安全保障任务;其次是缺少必要的隔离区;第三是监管力度不足,有些南繁单位和个人携带未经检疫的材料进入南繁基地不报检、不登记的现象时有发生;八是资金投入不足。从上世纪80年代初迄今,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投入不到亿元,海南省投入大体也没有超出这个数,全国其他23个建有“工作站”的省份总投资约2个亿。重点项目建设经费紧张,“海南国家南繁研发中心暨海南国家南繁育种公共服务实验平台”工程资金缺口983万元,设备采购经费缺口2000万元。“南繁种业科技孵化器”预算投资6千多万元,截止目前到位资金仅600万元,资金缺口大。已计划好的“南繁博物馆”、“南繁育种海南工程实验室”、“南繁展示交流中心”、“南繁管理服务中心”、“南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项目,因资金短缺而未实施。

(三)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相关标准尚待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存在重大缺陷。一是标准缺失。无论是标准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没有形成较完整的、既符合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大量食用农产品处于无标准生产、无标准流通、无标准上市的散乱局面;二是相关标准技术水平低,标准的指标设置没有充分利用风险评估作为基础,先进的检测方法标准少;三是标准制定效率低、周期长、制订主体混乱。标准从制定到审批发布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相互推诿的现象严重。部门间的一些条款相互矛盾,致使生产经营者实践中无所适从;四是法律保障不力。农产品标准的实施需要法律制度提供保障。而目前多数农产品标准规定的内容没有与相关的法律规定相对应,缺乏震慑作用;五是现行标准修订迟缓,一些多年前制定的标准仍然使用。而发达国家一般以5年为一周期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极不相称的。

(四)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监管体系尚待整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质检机构总量不足、设置分散、功能不全、分布不科学。目前大量检验检测资源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复,适用标准不一,设备、人才、数据等浪费严重。横向部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纵向各级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相关安全检验检测业务缺乏必要的保障;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没有形成制度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及对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亟待加强;三是检测能力弱。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我国农业质检机构的检测参数、检测精度亟待补充和提高。一些检测方法与国际惯例不接轨,仪器精度差、实验室的环境不达标等因素时常导致结果偏差大,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四是相关人员数量匮乏、素质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相关质检人员在政策法规、标准计量、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起步较晚,人才匮乏,致使一些先进设备和技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相关技术研发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五是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不足。

(五)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尚待加强

虽然近年来一些区域性的农产品集散地大量涌现,但时常出现的“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菜贱伤农”还是农产品运销体系不完善的一种现实表现。其原因一是还没有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信息、交易手段不灵活,效率不高;二是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运输、贮存和加工能力弱。冷链物流的现状与现实需求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克服农产品季节性生产和经常性需求的矛盾;三是市场调节手段较弱。如蔬菜、水果是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中间环节对其价格形成有较大影响,但其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生产的无计划性和消费的无规律性导致这类农产品很难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必须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加强调控;四是与农产品运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档次和服务功能有待加强。

三、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大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广义的山地共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这样的农业大国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应重点强调因地制宜、因地施政。在平原地区打造高产、稳产的粮、牧基地,提高农、牧产品的商品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带打造鱼、米、牧之乡,注重自给自足;在山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强调保障生态环境;在城市周边围绕城市需要和市民的休闲诉求,重点打造“菜园子”,丰富“菜篮子”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一)完善发展现代农业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障。应立足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2012年颁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完善“发展现代农业”的顶层 设计,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年度或周期目标等方面入手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实施细则及量化标准。各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鱼则鱼,什么都不宜发展的山区,保护好环境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

中央针对各地不同的发展方案区别对待,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鼓励地方分步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全国现代农业均衡、协调发展,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重点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1、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是要高度重视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工作。在适合的省分建设国家级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基地”。充分利用繁育基地的功能价值与地域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实施省部共建、共管,整合优化资源,将品种繁育基地建设成国际水平的品种繁育高新区;二是要加强对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工作的领导。建议国家成立“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管理局”,进一步明确职能、增强服务功能和手段、营造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三是要加大对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整合资源、加强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创造效益;四是要支持建设繁育基地的大项目,从整体上提高科研与服务水平;五是要加强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作用,借助台湾在品种研发方面的优势,为两岸农业发展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六是要加大主要农作物品种繁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和相关人才培养力度。

2、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应建立责任具体、目标明确、投入稳定的长效机制,避免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粮食主产区“靠天吃饭”的现状;二是要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配套工程的投入速度和力度,通过发挥重点工程作用来改造中低产田,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加强末级渠系建设,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按照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合理确定农田水利工程地方配套资金比例,给予政策倾斜;三是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先进节水技术研发和应用;四是要建立起重点工程、大中型灌区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运用的综合管理水平;五是要加强农田水利的相关立法工作。由于税费改革取消了义务工,农村现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又不能发挥预期作用,急需用法律法规来明确受益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因地制宜发展好特色经济

山区农业基础脆弱,生产条件恶劣,但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农业特征突出。应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生态经济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一是要发挥中央财政投入的主体作用,促进山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强资金的整合。对不同渠道的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整体效能,杜绝分散使用、重复建设等现象;三是要建立金融行业信用支农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信用担保,发挥金融支农的政策效果;四是要创新投入机制。在国家政策性投入外,本着“谁经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开发,鼓励工商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五是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六是要针对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现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机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信息咨询服务等机构和网络建设。真正做到山区销售的农业机械适合山区农业生产,小修不出乡、大修不出县,方便农民购买和使用。

城市周边的“菜园子”生产的不仅是蔬菜,而是民生。要进一步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和新菜地的开发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菜篮子”做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保障“菜园子”建设、大力扶持生产和流通环节。一是要制定落实“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考核目标管理的实施细则;二是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市民“菜园子”的保有面积、通过补贴提高菜农生产的积极性;三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菜农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通过加大冷链物流来调剂市场余缺;四是要禁止以减免“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为优惠条件招商引资;五是要将“菜园子”工程与城市周边的休闲观光农业及“家庭农场”结合起来,发掘“菜园子”的附加价值,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为菜农增加“非菜生产”收入。力争将“菜篮子”工程做成“合理化布局、科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永续产业。

(四)制定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整合、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一是围绕涉农产品生产、流通这一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解决相关标准缺失问题并力争新订标准与国际接轨。建立完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混乱的局面;二是提高标准技术水平,标准的指标设置应充分利用风险评估作为基础,创新先进的检测方法及标准;三是逐步提高相关标准的法律化水平,对标准的施行做出适度的司法解释,依法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的实施提供保障,提高违法成本;四是对现行标准进行梳理、修订。对一些制定年代久远的标准根据现行技术水平进行修订,严格规定每项标准的适用年限并跟踪修订,使标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际社会接轨;五是明确部门职责,提高制定标准的效率。对标准缺失的部门实行责任追究机制。探索标准制定及市场监管中部门衔接的高效机制。杜绝政出多门、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六是整合各地的检验检测资源。结合行政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利益的樊篱,统筹规划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在中央、省、市、县、乡的整体布局,逐步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技术、设备共享平台,形成完整严谨的标准体系、各负其责的管理体系和承上启下的监督体系。有效担负起政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