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天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常言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是基础性工作和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新兴畜牧业基地,是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的源头和第一车间,而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控制食源性疾病病源的重要环节。

一、农产品源头污染的危害及损失

在源头受到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会直接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而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其基本表现为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餐桌的过程中因某一环节受到污染并被消费者进食。如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退行性疾病;疾病特征表现为食物传播、暴发性、散发性、地区性和季节性等等。

由于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在大面积发病前很难察觉,导致其危害及损失巨大。1987年上海30万市民因食用毛蚶感染甲肝、1998江西食用装过有机锡油桶中的猪油,200多人中毒3人死亡、2001年苏皖等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污染食物,引起2万余人中毒177人死亡,还有孔雀石绿、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等都是食源性疾病。

从1997年至2007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因食品安全绿色(技术)壁垒而受阻的产品总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1997年香港禽流感内地损失2亿多元,香港损失5000多万元;2002年出口欧盟水产品因氯霉素残留事件遭全面禁运造成损失6亿多美元;2004年山东出口禽肉因磺胺二甲嘧啶残留超标造成损失1.3亿元;2007年山东多宝鱼事件损失40亿元;2008年三聚氰胺损失……等等。

我国蔬菜出口日本由于检出毒死蜱受阻、禽类检出药残出口欧盟受阻、茶叶检出多种农药残留等出口欧盟受阻、蜂蜜检出四环素、氯霉素、虾仁检出氯霉素等等,在承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在国际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生产环节被污染的农产品因其有害成份在后期的加工过程中很难去除,所以一定要通过标准化生产和严格的质量监管,把住农产品生产源头这一关。

二、绿色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控制农产品源头污染就是要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而生产基地建设就是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牛鼻子”。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重点,但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是控制食源性污染发生的第一道关卡,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控制是重中之重,生产环节提供的原料出了问题则后患无穷。而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只有通过抓基地建设,才能开展标准化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同时完善相关标准、制度等配套措施促进这一绿色产业健康发展。

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还可以破解我省农产品生产“小规模、大群体”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当前农业生产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产量靠化肥、病害靠农药等现象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也很难有效化解农产品生产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的方法及生产者安全意识较差的问题;化肥、农药残留、抗生素、激素与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等等。

可以说,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础;实施全程控制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无缝衔接是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制度性保障;与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广泛宣传、快速检测、高效监管和有力处罚是保证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必要手段;全力打造大规模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是未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唯一出路。

三、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与相关工作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常规食品供应的信任度呈下降趋势,而对绿色食品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供应能力提高的速度。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调查表明,79%~84%的消费者宁肯花高价也愿意购买通过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加快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应立足于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扶持农工商、产加销、贸工农、运建服等产业链协调发展。发挥我省环境相对洁净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把产品变成商品、把商品变成礼品、把礼品变成纪念品。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转型、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要先行。要在完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全省有规划、地方有特色、生产有标准、监管有依据”的绿色农产品生产、监管氛围;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在全省初步完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要在全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要形成共识、形成合力,要认识到创建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过程中宣传基地建设、宣传绿色农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省、市、县(区)、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各有分工、各有侧重。本级自我宣传、上一级广泛宣传,省直要在全国打通吉林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宣传渠道及展销渠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展为辅、以销为主,力争一线城市都要有吉林绿色农产品的影子。

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与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步。要立足于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从生产标准、基地规模、监督管理、品牌意识、市场化发展等方面加强管理,不断加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占比。以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整可靠提高消费者忠诚度、产品的知名度和基地的信誉度。

创建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要与龙头企业集群相互依托。要下大力气引进跨省、跨国公司参与到吉林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生产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中来,积极促进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形成。依托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条、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打造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以打造品牌经济为已任。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拉动品牌经济发展,在创造高效益的同时反哺绿色产业基地,提高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积极性。以此来推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乡镇向小城镇转型和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

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要近期工作与远期目标同时推进。基地建设成功与否,关键还要看农产品能否走出省门、走出国门。要想走出国门,我们的基地建设标准、农产品生产标准、环境建设标准就应逐步向国标先进水平靠拢。远期目标应着重向GAP、HACCP看齐,要在部门协同、各负其责;完善标准、扩大宣传;强化监管、重点打击等方面投放力量,通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避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外来物质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对生产资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以周密、细致的基础性工作控制住农产品生产源头,全力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