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劲松

根据台盟中央2014年重点调研课题协调会议及课题牵头单位台盟深圳市委的要求,台盟吉林省委作为课题参与单位积极协调配合,围绕台盟中央2014年重点调研课题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对策研究》的调研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研究落实。近日,台盟吉林省委与台盟吉林市支部深入到吉林市台办、市职教社、市教育局、职业院校、市台资企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对2009年以来,吉林市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一、吉林市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基本情况

目前,吉林市辖区内共有职业院校28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3所,均为省属职业院校,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3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中等职业学校25所,其中,市直属学校16所、部门所属学校2所、民办学校2所、县级职教中心5所,有中职在校生50000余人,教职工3530人。

吉林市现有台资企业22户,累计投资15.2亿元,提供4823个就业岗位,年上缴利税2100万元。其中,第二产业台资企业13户,累计投资13亿元,提供700个就业岗位,年上缴利税1137万元;第三产业台资企业9户,累计投资2.2亿元,提供4123个就业岗位,年上缴利税963万元。

2009年以来,吉林市与台湾之间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只有4次,主要是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其中,在吉接待来访2次,赴台参观访问2次;参与职业教育交流的院校和机构包括吉林市高等职业院校3所,台湾高等职业院校5所,台湾高校3所,以及台湾职业技术发展协会。

吉林市的中等职业学校还没有参与到两岸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当中来。

吉林市的台资企业与台湾之间暂时还没有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二、合作交流的“典型事例”分析

以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9月参加的吉林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团赴台参观考察为例,简要分析如下:

(一)赴台参观考察的具体情况。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吉林省教育厅直属的高职学院,是吉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学院设有材料及资源系、电气工程系、机械系、工商管理系、计算机系、旅游系、外语系及基础部、体育部、社科部共七个专业系三个教学部;各类在籍学生10327人(全日制在校生7827人,成教生2500人),教职工400余人。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骊州大学、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相关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办学。

2010年9月10日至9月17日,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选派1名副院长,参加吉林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团赴台参观考察。

吉林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团一行22人,主要由吉林省内各高职院校选派的院校领导组成,是应台湾职业技术发展协会邀请,考察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情况。考察团先后到环球科技大学、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南亚技术学院进行了考察,分别从台湾的教育制度、双轨制教育体系、高级技职教育办学方法、职教教师的培养、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技能训练与竞赛、学生技能水平的鉴定、技能实训室的建设、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以及台湾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通过参观、座谈、走访等形式,使考察团一行深入了解了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科技动态,认真比较了两岸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异同,从而拓宽了视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识。此次考察,增进了双方了解、加深了同胞情谊,交流了成功经验,为提升吉林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促进两岸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环球科技大学位于台湾云林县斗六市,是全台湾面积最大的民办应用型本科科技大学,现有管理学院、文创学院、休闲学院和健康学院四个学院。设有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等多种学制。

嘉南药理科技大学位于台湾台南市仁德区,是一所培养从事医药、卫生、保健、永续环境等健康科学专业人才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是目前台湾设有药学系的7所大专院校之一,也因为药学系原因,嘉药成为少数台湾私立科大中,能够吸引分数在大学升学考试中属中高程度的普通高中生以及成绩在前5%的高职(相当于大陆职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生就读的学校。设有研究所(硕士点)、四年制及二年制等学制;分别设置药理、民生、人文社会、健康暨信息、环境永续、休闲等六大学院,共计二十三个系所及九个研究所硕士班,学生17000余人。有专任教师508人,助理教授以上430人,教授59人,拥有博士学位及进修博士学位者363人,如此规模在台湾高校里算是很突出的。

南亚技术学院位于台湾桃园县中坜市,是一个以纺织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有在校生7000余人,设有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材料与纤维、视觉传达设计、创意流行时尚设计、建筑-创意空间设计等多种专业,另有一个研究所。

(二)成功经验。

吉林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团紧紧围绕“考察学习、合作交流”的主题,在台开展各项活动,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精心组织,确保考察活动圆满成功。吉林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次考察活动,组织召开筹备工作会议,具体落实活动细节。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与台湾职业技术发展协会密切联系,完善确定活动方案,确保了考察台湾高职院校等主要活动如期顺利进行。

2.搭建平台,推动高职院校交流合作。在台期间,两地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交流,面对面地展示彼此的教育成就,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考察活动为两地高职院校搭建了彼此认识、充分了解、寻求合作的良好平台。考察团一致认为,此次考察将对今后两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两地高职院校拥有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背景,具备很强的合作基础,应该多沟通、多来往、多合作。双方建议两地高职院校之间建立校际交流长效机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技术的发展与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与进步。

3.学习借鉴,拓展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在台期间,考察团拜会了台湾职业技术发展协会,访问了环球科技大学、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南亚技术学院等台湾高职院校。考察团深切地感受到台湾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两地高职院校感到彼此有许多领域可以合作,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并拟定了今后校际合作交流计划。吉林高职院校将积极学习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先进经验,进一步探索与台湾高职院校合作交流的方式,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如实现教师互派、学生研修以及不定期举办青年学生冬令营活动等,不断扩大两地高职院校师生交流,实现教学资源互惠互补。

(三)存在问题。

1.重普教、轻职教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当前实行的教育分流是在初中后、高中后,有计划地选拔一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接受进一步升学教育,寄望成才;另一部分学生直接就业或接受一定职业技术教育后就业,在实施中实际构成了普通教育是一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二等教育的双轨制格局。我们普遍存在着“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使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与台湾职业教育相比,我们的职业教育最高学历只有专科层次,没有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建立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立体交叉体系。造成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基本不能继续进入高等院校深造,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进入不同类别院校的教育需求,使职业教育成为终结式教育。

3. 人才缺乏、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双师型”专业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吉林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企业配合意愿不高,发挥作用不大;职业院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对企业不了解,缺乏实践能力,“双师型”专业人才缺乏。同时,现有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素质和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职业院校也无法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尤其是高尖端的专业。

(四)建议。

为了促进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吉林高职教育的发展,为吉林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建议:

1.提高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要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破除普通教育优越于职业教育的陈旧思想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当前都已经是一种职业性的教育。两者的根本区别,不是职业指向性的问题,而是能力培养方向的差别问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自代表一种教育内容,前者侧重指向应用的知识,后者侧重指向基础的知识。

2.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形成。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是发展壮大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有关部门应该重新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改革和投入的力度,积极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保留大部分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的基础上设置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并进而在某些高职教育试点院校开设高职研究生教育,建立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素质与地位。同时,构建完善的“教育立交桥”体系,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学习,而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也能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学习,不断激励人才的成长与进步,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一流的师资才会有一流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双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切实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教师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努力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吉林市两岸职业教育交流的经验总结

(一)不能生搬硬套台湾经验。

台湾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效果好,在职教体系、办学设施、师资队伍、校企结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无疑对吉林市的职业教育有良好的借鉴作用。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生搬硬套台湾职业教育经验并不可取,两岸许多制度和社会问题都相差很多,台湾技职教育的一些经验并不能完全解决大陆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还应依据国情、省情和区域、行业的需求办出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为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闯出新路。

(二)树立“以人为本”办学理念。

一个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它的价值观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反映了它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态度。职业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重视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并充分考虑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知识和素质,尽力为每个人创造按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来发展自己的条件,使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就业需要的教育,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趋势,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按需设教”。

四、存在的问题

(一)参访交流多、实质合作少。

近年来,吉林市与台湾之间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虽然较少,但是从交流与合作的形式看,参观访问是最主要的形式。双方管理人员在接触与交流后只是就某些合作领域达成一个合作意向,而没有具体的合作内容,更没有具体的合作措施。其原因主要是,双方都认识到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都希望加强合作;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和制度的原因,涉及招生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受到的限制很多,有关课程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有诸多困难,因而大多停留在相互接触与了解的层面。  

(二)学历互认仍然进展缓慢。

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不断增多,解决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问题势在必行。大陆早在1985年就开放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2006年3月,大陆就宣布承认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高校的学历;但是,台湾一直到2010年8月才宣布仅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并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大陆其他高校的学历仍然未能得到台湾的承认。目前,台湾在招收大陆学生、承认大陆高校学历方面仍然没有彻底开放,吉林省只有吉林大学一所高校在被承认之列。如果学历互认问题不能尽快取得更大的进展,必然影响到吉林市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进程。

五、未来建议

不断加深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营造双赢共荣的局面,是两岸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必然趋势。因此,建议:

(一)建立合作交流长效机制。

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参访交流多、实质性合作少。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两岸职业院校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借鉴有益经验,共同分享优质资源,实现两岸职业院校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两岸教师互派、学生就读、资源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探索建立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吉林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推动实现两岸学历互认。

两岸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大陆一直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引导,台湾则始终持以消极、被动的态度。直到1991年,台湾才正式将两岸教育交流政策规划列入公共政策的议程。时至今日,两岸仍未完全实现“学历互认、学分互采”的双向认同,极大地限制了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6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两岸有关部门应藉此历史契机,积极加强沟通磋商,努力消除彼此隔阂,推动实现两岸学历的“对等承认”和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求学,共同寻求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更广阔的空间。

(三)健全职业教育政策法规。

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职业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是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自1996年9月起就施行《职业教育法》,2005年10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吉林省也在1997年3月出台了《吉林省职业教育若干规定》。吉林市至今尚未出台相关实施办法,而且,《职业教育法》实施后的十多年间,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现行《职业教育法》的不足日益显现。及时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特殊办法和灵活措施,对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四)推进教产结合、校企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产结合、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使实践性教学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教学、训练、应用三者结合,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